栏目导航
仙寓山简介
景点介绍
神话传说
郑氏农家乐
人文历史

在线商城

中秋节史话

  农历八月十五,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,民间又俗称八月节、团圆节。是夜,月亮最明、最圆、最好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邀月,食饼赏月,共享天伦之乐。
 
  中秋节,始于唐朝,它是由“千秋节”衍化而来的。“千秋节”是唐玄宗生日,日期是农历八月初五。《旧唐书·玄宗记》说:“开元17年8月癸亥,上以降诞日燕百寮于花萼楼下,百寮表请以每年8月5日为“千秋节”。那一年,“天下诸州咸令燕乐,休假三日”,从此千秋节为普天共庆的节日。安史之乱后,唐肃宗又将自己的生日农历九月三日定为天平地成节。肃宗即位之初,玄宗为太上皇,一段时间两节并存过。后来因为八月十五日正好处于两节之间,直到北宋,才由朝廷正式定为传统节日。所以,比起端午、七夕、重阳节来,中秋是一个年轻的节日。
 
  自古以来,民间还流行“八月十五杀鞑子”(杀鸭子谐音)的传说,相传元末时期,残暴的元朝统治者为了巩固掠夺阵地,防止中原一带人民起来反抗,采取残酷的手段进行压迫,尤其是对被占领的江淮地区及长江岸边的农村,规定每个村庄五家农户用一把揪、锄,十户合用一把菜刀。此外,在城乡设立“里甲制”,编20户为甲,甲主由元蒙鞑靼族人担任,监视百姓的行动。公元1354年秋,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,率兵攻打太平府时,同谋士刘伯温商量,乘“中秋节”来临之机,采用红、绿丝(调味品)做成饼芯,放在灰面粑粑当中作馅子,做成圆圆的月饼,其中放进一张纸条“八月十五日晚上月时,以放鞭炮为号,统一行动杀鞑子,这是天意,不可违拗”的密语。此外,还收买一些贴心百姓,到处以亲戚为名,暗地赠送月饼,互通消息,进行串连。结果,这一天夜晚果然就把监视农民的元兵(即鞑子)杀的罄尽。后来朱元璋于1368年在南京登基,当了皇帝,为纪念建国,他下了一道圣旨,昭示普天下百姓每年八月十五日都要吃月饼,以示牢记推翻元朝之日。这就是我国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。
 
  在古代,人们敬畏日月星辰,并加以神化,曾产生一种“月亮崇拜”的狂热,早在秦汉以前,祭月就已被列入国家的主要祀典之中,这种祭祀旨在消灾避祸,祈求长生。后来关于嫦娥、玉兔的传说,则把月亮视为远离战乱、永保安宁的广寒宫看待。虽是神话,却也寄托了人们企求摆脱天灾人祸的愿望。中秋赏月,由此而来。在唐朝曾出现饮酒对月、泛舟赏月、登台观月的种种活动。北宋太宗年间朝廷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后,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载:“八月十五祭月,香灯供品之外,则团圆饼也,雕西瓜为莲瓣,摘罗卜叶作裟罗。”历代文人墨客为此写下浩如烟海的咏月诗词,他们同对一轮明月,各自抒发着自己的情怀。如王安石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”充满了深切怀念的情绪;晏殊的“梨花院落溶溶月,柳絮池塘淡淡风”,则是一副养尊处优、悠闲恬淡的境界;杜甫的“露从今夜白,月时故乡明”,真切地点出了游子的情丝;孟浩然的“野旷天地树,江清月近人”,具有哲理的趣味;特别令人称道的,还有曹操的“明明如月,何时可掇?忧从中来,不可断绝”,发出了何时何月摘下月亮的豪情和忧叹;大诗人李白的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等诗作,令人过目难忘,千古流传。宋代苏东坡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中写的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”,最后以“千里共婵娟”来结束整首绮丽的词章,充分体现了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主义态度。使人反复吟诵,拍案叫绝。
 
  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、“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”、“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?”、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、“皎皎秋中月,团团海上生”……月亮是光明、纯洁、美好的象征,诗人们喜爱月亮,赞美月亮。秋之夜,吟风赏月度中秋,写下了数以千计的名篇佳句,使月亮和诗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皖公网安备 34172102000066号